一、粘吸卡钻的原因、特征、预防及处理
原因
粘吸卡钻的主要原因是井壁上存在粘滞系数大的泥饼,且井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存在正压差,一旦停止循环,不活动钻具,则一部分钻具贴到井壁上与泥饼接触,静止一段时间后就会造成卡钻。
特征
钻柱静止状态下发生;卡点在钻铤或钻杆部位;钻井液循环正常;粘吸卡钻后,如活动不及时,卡点有可能上移,甚至移至套管鞋附近
预防
使用防粘卡钻井液体系;搞好固控工作;只要没有高压层、坍塌层存在,应该近平衡压力钻进;加重材料经充分搅拌后再混入井内钻井液中;设计合理的钻柱结构,特别是下部钻柱结构,带随钻震击器;保持良好的井身结构;在正常钻进时,如水龙头、水龙带发生故障,绝不能讲方钻杆坐在井口进行维修,如果一旦发生卡钻,将失去下压和转动钻柱的可能
处理
在不超过钻杆安全负荷的前提下,可适当猛提猛放,强行转动钻具;上击下砸钻具无效时,应采用浸泡解卡剂(原油、柴油、煤油、盐酸、土酸、清水、盐水、碱水等)
二、泥包卡钻的原因、特征、预防及处理
原因
钻遇水化能力极强的泥岩;钻井液循环排量太小,不足以把岩屑携离井底;泥饼质量差,起钻时被钻头或扶正器刮削、堆积;钻具刺漏
特征
机械钻速逐渐降低,转盘扭矩逐渐增大;泵压有所上升;上提钻头有阻力;起钻时,阻力随着井陉不同变化;起钻时,井口环形空间的液面下降,或下降很慢,或随钻具的上起而外溢
预防
要有足够的钻井液排量;在软底层中钻进,一定要维持低粘度、低切力的钻井液性能,最好使用刮刀钻头,控制机械钻速或增加循环钻井液的时间。钻进时,要经常观察泵压和钻井液出口流量有无变化;如发现有泥包现象,应停止钻进,提起钻头,高速旋转,快速下放,利用钻头的离心力和液流的高速冲刷力将泥包物清除
处理
在井底发生泥包卡钻时,开大泵量,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同时在不超过钻杆安全负荷的前提下,用最大的拉力上提(用上击器上击);在条件允许时,大排量循环钻井液,大幅度降低粘度和切力并加入清洗剂,争取把泥包物冲洗掉;注入解卡剂;倒扣或爆炸倒扣套铣解卡
三、砂桥卡钻的原因、特征、预防及处理
原因
表层套管下得太少,松软地层暴露太多;在钻井液中絮凝剂加入过量;机械钻速快,钻井液排量跟不上,钻井液中岩屑浓度太高;钻井周期长,或井内钻井液静止时间长
特征
下钻时,井口不返钻井液或者钻杆内反喷钻井液;起钻时,环空液面下降,钻具内液面下降很快。钻具进入砂桥,开泵前上下活动与转动自如,开泵前泵压升高,悬重下降,井口不返钻井液或者返出很少;钻进时,如排量小或携砂能力不好,循环过程钻具上下活动、转动均为阻力,一旦停泵则钻具提不起来,特别是对无固相钻井液这种情况发生的特别多
预防
优化钻井液设计;钻进时,根据地层特性选泵排量;在胶结不好的地层不要划眼;下钻时,发现井口不返钻井液或者钻杆水眼内反喷,应停止下钻;起钻时,发现环空液面不降应停止起钻;控制井陉扩大率;在地层松软、机械钻速较快时,适当循环时间;在裸眼井段,钻井液静止的时间不能过长
处理
如果能小排量循环钻井液的话,就维持小排量循环,逐渐提高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以提高钻井液的携砂能力,然后再逐渐提高钻井液的排量,力争把循环通路打开;如果失去钻井液的循环,只有利用倒扣套铣解卡,不能硬拔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