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设计现场施工关键问题分析

2019-06-20

现场踏勘:决定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后的现场踏勘,除了进行场地调查以外,关键是钻勘探孔采集土壤热参数。土壤热参数主要包括土壤的导热系数、土壤温度及其随深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等,目前由于国内缺少这方面的研究、相关技术还不成熟,因此限制了地源热泵的应用和开发。系统设计:地源热泵换热器中的供热采暖网循环介质与大地之间的换热情况相当复杂,因此该系统的设计难点主要是换热器的设计。埋管形式、埋管或竖井的间距、埋深、管径、循环介质的流量等是系统设计和施工中应该重点考虑的因供热采暖网素。

关键点:水平埋管分单层和多层,其中单层水平埋管龙霖佳深度为0.8~1.0m,换热效果随气候变化较大,而多层管中的下层管处于较低的温度场,换热效果比单层要好,但可能造价较高。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双层管,龙霖佳深度为1.2~1.9m。无论哪种类型,管子一定要埋设在当地的冰冻深度以下。

关键点:U型管热交换器的管径一般在50mm以下,埋深可达200m以上,主要用于埋管面积较小的地区。U型管的水平间距有资料指出一般为4.5m,目前也有6m的实例,实际上其间距应与埋管深度、回路形式、管径以及系统使用状况有关。

关键点:套管式换热器外管直径可达200mm,由于增大了换热面积可减少孔数和埋深,但内外腔之间带来热损失。

关键点:单管型在国外称为“热井”,它可降低安装费和运行费,但由于不下外管,受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太大。系统安装:垂直埋管的施工主要包括钻孔、换热器安装、试压和回填,其中任何一个步骤都极为关键,因此,应该由有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来完成。

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设计现场施工关键问题分析步骤如下:

1、钻孔

(1)机台应有专门的地质员进行地质编录,包括岩性描述、井深、地下水位,泥浆消耗等。

(2)成井后,进行地球物理测井,对地温进行测量;

2、换热器安装钻孔完成后应立即下管,并采取防止上浮的固定措施;

3、试压在回填之前必须进行试压,确保无泄露;

4、回填回填物中不得有大粒径的颗粒,回填过程必须缓慢进行,以保证充实度,减小传热热阻;水平埋管的施工包括挖沟、下管、试压和回填,其中回填是关键。在回填过程中应在每根盘管周围铺设50-100mm厚的砂层,以使管道与大地之间结合紧密,提高传热效果。

打井抽水的原理是: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循环液由沉淀池经回水沟沿着井孔的环状间隙流到井底,此时转盘驱动钻杆,带动钻头旋转进行钻进,由泥浆泵抽吸建立的负压把碎屑泥浆吸入钻杆内腔,随后上升至水龙头,经泥浆泵排入沉淀池,沉淀后的循环液继续流入井孔,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反循环的钻进工作。打井机机结构形式:牵引式、车载式、车载背机式。

一般打井机的组成:柴油机、摩擦离合器、变速箱、分动箱、传动轴、泥浆泵、清水泵、真空泵、转盘、水龙头、卷扬机、液压系统、操纵机构、桅杆、钻具、车架等。

打井热线:13068237098